上图:上水太平邨通往保荣路的楼梯属扇形,街坊落楼梯要小心翼翼握着扶手。下图:荃湾荃景围安育路的60级楼梯头、尾段梯级欠照明,行人容易踏错脚跌伤。
世界各地近年提倡“通用设计”,照顾不同年龄、能力及身体状况的使用者,香港特区政府于2012年8月推出“人人畅道通行”计划,积极增设更多无障碍通道设施,方便市民上落公共行人通道。
然而,本港地势环境复杂,加上许多是老旧小区,一些室外石级楼梯是数十年前的设计,梯级狭窄又陡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专家建议果木园林景观盆栽网站,一些长又斜的楼梯,可按实际环境考虑加设自动扶手电梯或升降机塔,方便市民出行。\大公报记者 黄山、余风、苏荣(文) 卢刚昌(图、视频)
本港众多住宅小区依山而建,住户出入需依靠附近的楼梯。大公报记者日前走访全港各区,发现“危险楼梯”处处。屯门屯兴路柏丽广场旁一条楼梯,因斜向设计,加上梯级只有22厘米阔,一般成年人都无法直落,需“侧身”而行,不少市民落楼梯时显得步步为营。
同样梯级狭窄的还有铜锣湾礼贤里往金龙臺的一条有128级的楼梯,每16级为一段,梯级高度有19厘米,但阔度只得20厘米,难以容纳成人脚掌,加上坡道整体很斜,容易发生意外。而筲箕湾东大街一条有11级的楼梯更离谱,上址疑因日久失修,梯级边缘已损毁,原本梯级阔度只有20厘米亦因损毁而剩下17厘米,加上梯级高度有19厘米,市民极易仆倒受伤。
柴湾祥民道张振兴伉俪书院旁一条往东区走廊的220级长楼梯,部分梯级阔度只有24厘米,加上梯级未有加上防滑设置,落雨天易生意外。同区的兴民邨有多条楼梯通往柴湾道,但碍于旧式设计,楼梯阔度只得104厘米,难以同时容纳两人并排同行,而梯级只有24厘米阔,部分梯级已损毁只剩约19厘米果木园林景观盆栽网站,幸好梯级有防滑设计。
港铁九龙塘站H出口前往金钟方向的一条楼梯更只得22.5厘米阔,每级约高17厘米,且楼梯狭窄只能够两人通过,如有乘客搬运行李通过,显得狼狈。
除了面积较小的梯级,还有难以跨过的楼梯。观塘联安街一条往功乐道的楼梯共有142级,虽然每约13级会有平地让行人稍作休息,但每级楼梯高约21厘米,而且某部分梯级更是高低不一,行走非常吃力。
九龙塘窝打老道近添福道的行人天桥,一边是非常阔大的楼梯级,但往九龙城的另一边是又小又窄的楼梯,虽然只得31级,但每级楼梯都有21厘米高、25厘米阔,中途更突然出现一条金属柱,市民出行非常不便。
西区域多利道沙湾消防局附近,有条250级楼梯可通往沙湾径,大部分梯级阔度只有23厘米,其中更有一级因树幹阻碍而剩下19厘米;高度则有18厘米,市民落楼梯时要侧身和紧握扶手,上楼梯时要把脚抬得更高,险象环生。此外,中环必列者士部分梯级亦高低不一,部分梯级高19厘米、甚至23厘米,行人易失平衡而发生意外。
此外,各区更出现奇怪楼梯。上水保荣路8号近太平邨平台的一条楼梯,全长30级,因属扇形设计,每级楼梯是一面较阔一面较窄,其间一名妈妈拖着女儿落楼梯,为防安全,妈妈走较窄的位置,让女儿走较阔的右边。
荃湾安育路一条60级楼梯,仅中间路段有一支街灯照明,头、尾段的梯级因光线不足显得阴暗,加上梯级边缘没有颜色标示,行人晚上路过易失足摔倒。
葵涌石贝街通往石排街公园有一条约123级长的楼梯,虽然每级阔度为合乎标准的30厘米,高度有15厘米,但楼梯依山而建十分陡峭,在最高点向下望甚有恐惧感。
大坑皇龙道旁边一条约有100级的楼梯能通往铜锣湾道。楼梯经过长年累月日久失修,有些梯级已有不同程度损毁,梯级高度不一,大部分梯级有17厘米高,但当中亦有部分梯级只得13厘米高。采访当日,记者目击有小朋友落楼梯时因梯级高度不一而差点摔倒。同区天后古庙旁的一条旋转楼梯,虽然只有33级,但由于是旋转形,故梯级出现“一阔一窄”,最阔一边有45厘米,最窄只得18厘米。当同时有两名市民使用楼梯时,其中一方需要使用较窄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