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副部长黄润秋、副部长翟青介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并回答记者提问。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负责人田玉红。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由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70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实质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先生、副部长黄润秋先生、副部长翟青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情况。首先,请李干杰先生作介绍。
谢谢主持人。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我的两位同事黄润秋副部长、翟青副部长,很高兴有机会就“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个主题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新闻界的理解、关心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战略部署不断加强。70年来,我国先后提出并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并确立了习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和党章,生态环境保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突出。二是治理力度持续加大。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发布了三个“十条”,就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是生态保护稳步推进。70年来,我国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并重,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日益美丽动人。四是制度体系逐步完善。70年来,我国坚持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从“32字”环保工作方针,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再到生态环境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制度出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五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70年来,从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到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到1988年成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年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再到2008年成立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垂管等改革举措加快推进。2018年3月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并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更加优化强化。六是执法督察日益严格。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守法程度之好前所未有。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累计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15万多个,第二轮第一批督察共交办群众举报问题约1.9万个,有力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七是国际合作不断扩大。70年来,我国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责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擦亮国家发展的绿色底色,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面,我和黄润秋副部长、翟青副部长愿意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谢谢大家。
请问李干杰部长,刚才您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深刻。据我了解,您在生态环保系统工作多年,作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您认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做法和经验?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我刚才在开场白中向大家介绍和报告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确实成绩斐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确实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其中有六条我认为是比较突出的,正如刚才你讲的我在环保领域工作很多年,是亲身参与者、经历者,也是见证者。我体会有六条:
第一条,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习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认为其中有“八个观”很重要,对我们开展工作特别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四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六是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七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八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我认为这“八个观”很重要,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重要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方法论,是我们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推进事业的定盘星、金钥匙和指南针。
第二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有实实在在的内涵。一方面,我们要为了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要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依赖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成我们的同盟军,把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当成我们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金矿”,使人民群众成为我们监督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共同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人民战争。第三,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强化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明确各有关部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管生产的、管发展的、管行业的也得管环保,将过去的“小环保”变成今天的“大环保”。所谓“小环保”就是环保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大环保”就是大家都参与进来。众人拾柴火焰高,齐抓共管就能见成效。
第四,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过去我们是以总量为重点、为核心,现在我们是以质量为核心。这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聚焦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有利于增进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围绕这一点,我们不断建立健全一整套包括监测、预警、公开、排名制度,有效传递了压力,推动了工作开展。第五,坚持“六个做到”。这“六个做到”,我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过,既是我们看待环保工作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也是推动工作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六个做到”分别是:一是做到稳中求进,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历史的耐心和恒心;二是做到统筹兼顾,既追求有好的环境效益,又追求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做到综合施策,既运用好行政和法治手段,特别是凡事都要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依法推进;同时运用好市场经济和技术手段;四是做到两手发力,既抓好宏观,做好顶层设计、面上的推动,同时更要着力抓好微观,通过微观上的着力,传递压力、抓好落实;五是做到点面结合,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通过重点突破,带动面上的工作;六是做到求真务实,既要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更要夯实基础,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条件。再苦再难,也不能再搞“口号环保”“数字环保”“形象环保”、弄虚作假这些东西。这“六个做到”作为基本的策略和方法,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的、非常重要的做法和经验星空体育。
最后一个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坚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机构队伍和技术能力建设,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体会在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中,这六点是比较突出的。因此,这些宝贵的经验、好的做法,应该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坚持发扬,并不断丰富完善,让它们在未来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谢谢。
我们注意到,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的“绿盾行动”,查处了一批违规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明年在昆明将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谢谢!
各位记者朋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一直秉承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理念,不断地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在许多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体有四个方面:一是生态保护的理念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像李干杰部长刚才谈到的,我们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把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更高品质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发展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该说我们一系列的理念、一系列的思想,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思想、中国方案和新的价值观。我们的生态保护理念也实现了从过去的借鉴、跟随到原创性引领质的飞跃。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明年我们国家将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近期,我们经与大会秘书处协商,也征得缔约方相关国家的同意,确定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充分彰显了习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世界意义,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高度认可。
第二,我们的生态治理体系实现了由粗放到严密的历史性转变。70年来,我国生态保护监管体制由过去的从属到现在的独立、由分散到系统,尤其以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为标志,形成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比如制度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写入宪法,生态保护红线列入环境保护法,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近期中央发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也得到了逐步落实。应该说,生态保护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不断增强。
第三,我们的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70年来,我们国家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占到我们陆域国土面积的15%。如果算上我们国家别的保护地加在一起,我们各类自然保护地是11029处,这些面积加在一起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也就是说,我们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
第四,我们的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70年来,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态保护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新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开展了国土绿化行动,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我给大家报告一下,全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提高到目前的22.96%。还有一些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森林、灌丛、草地、湿地这样一些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严重;二是部分区域生态退化问题依然突出;三是生态系统脆弱,存在生态风险隐患;四是优质生态资源供给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人均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立完善我国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守住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坚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持续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试点,不断提高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保障。谢谢。
我们注意到,最近两年关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社会关注度很高。请问,您怎么评价中央环保督察发挥的作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地方存在”督察来了就重视,督察一走就放松“这样的现象。请问,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谢谢新华社记者同志的提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这项工作开展三年多来,从2015年年底试点到2017年,实现了所有省份的全覆盖,2018年我们对其中20个省份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今年上半年,对6个省份和2家中央企业进行了新一轮的例行督察。
第一,各地各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得到了贯彻落实;还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要管环保、管行业也要管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建立起来。这些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环保书记、环保市长。应该说,在思想认识上所发生的这些根本性深刻的变化,是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重大基础,非常重要。
第二,工作作风实现重大转变。这几年督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生态环保领域正风肃纪的过程,通过严肃查处一些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甚至是假装整改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推动生态环保工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正像刚才李干杰部长讲到的,当前环保数据准了,环保任务实了,环保干部队伍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铁军精神、铁军素质、铁军形象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督察过程中,把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贯穿于督察的各环节、全过程,确保督察工作能够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招和硬招。
第三,推动解决一大批问题。第一轮督察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大约15万个,并且通过督察报告、专项督察等方式,推动各地解决了2100多个比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我们了解到,也是地方多年来想解决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地方借着中央环保督察的机会,推动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整改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落实情况,作为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刚才记者同志问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将继续深化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切实解决问题;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大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继续坚持彻底的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谢谢。
我补充一下。这位记者朋友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特别关心,基本上每次生态环境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与记者交流的时候,都是必问之题、必答之题。感谢大家的关心,这确实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力有效的抓手。我们是从2015年底开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到去年底完成第一轮,用了三年时间,前两年是例行督察,2018年是”回头看“。从2019年开始,我们准备用四年时间开展第二轮督察,前三年是例行督察,第四年是”回头看“。今年已完成第一轮第一批督察,下半年还有第二批,相关情况,我们会及时向记者提供信息,也请大家关心支持这个非常重要的有效机制。我就补充这些。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对于其经济增速来讲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大约在2%左右。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也在资助“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来修建火电厂。请问这样如何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实现它在减排方面的承诺?谢谢。
谢谢这位外国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您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关心。中国政府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将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
“一带一路”倡议从发起到实施,五年多时间,从理念、愿景到实施落地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和很大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态环境部一直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尽我们的努力来服务、支持、保障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顶层设计。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也制定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规划》,从顶层角度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
二是健全合作机制。我们与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共签订了50多份合作文件。另外,我们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关心这件事情的记者朋友都知道,因为参与面、影响面还是很大的,大概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30多家相关的政府机构、企业、智库和国际组织作为成员参与到这个联盟中间,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搭建合作平台。我们启动了“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同时成立了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与柬埔寨合作成立了中柬环境合作中心,现在正在与非洲国家一起积极筹建中非环境合作中心。正式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
四是推动政策对线月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们与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一起举办了绿色之路分论坛。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交流活动,每年大概20多次,参加人数非常多,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
五是加强能力建设。包括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也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绿色发展方面的能力建设。我们帮一些国家培训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绿色发展方面的人才,这几年每年都支持300多名人员来华进行交流培训。我们在深圳正式设立了“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
应该说,这些工作为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实践也表明,“一带一路”既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而且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一带一路”才能行稳致远。应该说这既是我们理论的认识,也是我们实践的体会。我们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实践证明,确确实实是行之有效的。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也及时指导,帮助推动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这些重点工作,把相关工作做好。进一步加强政策对话,包括法规、标准的对接,也包括推动建立禁止、限制、鼓励投资项目清单,也可能与相关方面联合开展项目环境绩效评估。另外,继续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发挥好作用,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
在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那就是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这么多年来,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请问在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法治建设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我想借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简单回顾一下70年来我们国家生态环境法治的进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早在41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载入宪法。40年前,也就是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十年以后,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由此,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了法治化轨道。
目前,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核安全等这样一些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质量立法、立改废并举,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这几年,我们先后制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核安全法和环境保护税法等9部生态环境法律。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生态环境领域的主要法律都经过了一轮修订,过去没有的,我们也填补了空白,进行了新的制定,包括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和生态环境保护税法。我们也制修订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20余部生态环境行政法规。其中,尤其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我们引入了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这被舆论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应该说,新环保法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2014年只有8.3万件,两相比较,增加了124%;罚款总数2018年已经达到152.8亿元,2014年只有31.7亿元,增加的比例是382%,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
各位记者朋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整合体系、填补空白为重点,推动加快构建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有法可依。
我们下一步准备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配合立法机关抓紧制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长江保护法、排污许可条例、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大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法治建设,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的立法,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也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于法有据、落地见效。谢谢。
近日,习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了要求。我们知道,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许多支流污染也比较严重。我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9月18日,习在郑州亲自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中国人民的幸福河。我本人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聆听了习的重要讲话,特别受教育、特别有感触。后续我们将认真地把这次会议精神,尤其是习重要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因为黄河在七大流域中非常重要,近年来,我们会同沿黄9个省区以及相关部门,一起研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积极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沿黄流域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16年、2017年对沿黄9个省区开展了督察,去年对7个省开展了“回头看”,今年又开展了第二轮第一批督察,通过督察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落实和推进。
第二,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包括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沿黄流域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地也是重点,“绿盾”行动发现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还会同相关方面,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包括把三江源、祁连山纳入支持范围,同时,还组织沿黄9个省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这里我也补充一句,刚才黄润秋副部长提到我们国家的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各类自然保护地加在一起占18%,这超过全球确定的2020年达到17%的目标,实际上这还没包括我们现在新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如果把这一块纳入进去,会大幅度超过全球17%的目标,当然这项工作我们还在推进。我继续给大家汇报围绕黄河流域,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第三,强化流域污染防治。这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尽管黄河没在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中,不像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作为七大战役之一,黄河没有单列,但实际上黄河流域相关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第四,严格把好生态环境准入关口。我们组织沿黄相关省区、城市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和实施工作,所谓“三线一单”,就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这些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还开展了一些重点行业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等。
通过开展这些工作,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地方,一起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有了明显成效。比如说,黄河流域水质的改善,这两年是比较明显的。在这里我给大家报个数,大家知道,2018年全国好于III类水的比例,同比提高了3.1个百分点,劣V类水下降了1.6个百分点,黄河流域2018年好于III类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劣V类下降3.7个百分点。可见, 黄河流域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仅是治污减排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结果。我们知道,水质的改善既要减排做减法,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来扩容增容,二者相加效果会更好。按照中央的要求,也鉴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敏感,底子比较薄,后续我们要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对我们来讲,确实还要下更大的功夫、更大的力气来全力推动。
我想未来着力的方向有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做好顶层设计。二是推动分区分类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情况差别非常大,不能搞“一刀切”,还得因地制宜,上游是上游的问题、上游的办法;中游是中游的问题、中游的办法;下游是下游的问题、下游的办法,得分类指导。三是继续大力推进治污行动,尽管改善得比较快,但从绝对值来讲,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仍是比较差的,相对长江来说,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四是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相关能力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为落实好中央要求,尤其是落实好习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求,继续作出努力、发挥作用,做出贡献。谢谢。
自从习提出建设美国中国,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以来,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请问我们在沙漠治理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谢谢。
谢谢这位香港记者朋友的提问。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讲一般是两大方面: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你提的问题是有关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我刚才给大家介绍和报告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的成绩,实际上就包括了沙漠的治理。黄河流域的沙漠,我记得大小有五个,包括大家熟知的腾格里、巴丹吉林、毛乌素、库布齐、乌兰布和,大概是五大沙漠。在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加强沙漠治理,并且取得了成效。
毛乌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沙漠治理方面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到处都是绿洲。最近我看延安市还播出了有关毛乌素治理的成效,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很受启发。另外一个是库布齐,库布齐沙漠治理最主要的一个主力就是亿利集团,亿利集团的董事长王文彪先生2017年获得了地球卫士奖,表彰亿利集团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以及创造的好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对全球其他各地的沙漠治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几次到库布齐参观,确确实实感受非常深刻,也很受启发,并且也很感振奋。
我觉得只要是有毅力、有恒心,当然也要依靠科学、依靠技术,我们沙漠治理,沙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定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当然要讲科学,找到一个好路子。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最近两年大家感觉是更加明显。但是进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不时发生。请问李部长,您如何评价这几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另外,您之前也提到过目前我们仍然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今后将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摆脱这种局面?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看来这位记者朋友可能参加了今年3月份的两会新闻发布会,那个发布会我讲我们仍然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当然之前我也讲过,也可能你参加的是其他场。就像刚才讲的督察问题一样,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每场必问,每场我必答的问题。应该说,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这些年来一直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全力推进,应该讲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我这里给大家报一些数据,以说明为什么讲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大家关心的PM2.5为例,2013年是我们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一年,仅仅六年时间,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2018年相对2013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北京更为突出一些,下降了43%,尤其是这两三年更加明显,每年都是下降两位数,2017年同比下降了20.5%,2018年同比下降了12.1%,今年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1-8月份同比下降14.3%。所以,大家感觉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好了,确实跟我们的数据是相吻合的。这也说明我们治理还是有成效的。
另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二氧化硫,因为过去我们的二氧化硫浓度是比较高的,由二氧化硫引发的酸雨区面积比较大,程度也是比较严重的。这几年二氧化硫下降幅度非常大,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浓度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去年的1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0%。另外,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发生的频次以及每次发生后的严重程度都明显减轻。
我们自己跟自己比,感觉到还是比较快的。我们也做了国际比较,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这些年的重视程度之高、治理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比较罕见的,在国际社会上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先例。我们还是做得不错,也确确实实赢得了大家一致肯定和好评。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做了这样一些工作。一是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治理格局。2013年制定发布《大气十条》,五年过去,去年接续制定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汾渭平原、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把我们的顶层设计、治理格局确定了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大力调整优化“四大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四大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必须进行调整优化,不调整优化“四大结构”,大气污染治理肯定做不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这几年变化都非常大。比如说产业结构方面,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钢铁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我们煤炭所占的比重过去一直很高,2011年、2012年是70%左右,去年降到59%,这是很不容易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去年提高到14.3%。另外,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运输结构方面,这些年我们淘汰了老旧车、黄标车2400多万辆,这方面大大减少了污染排放。
三是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这些年我们建立健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立1436个监测点位,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使得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也解决了过去“两张皮”的问题。另外,我们成立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为摸清污染来源,以及主要传输规律发挥了很好作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保障。
四是着力强化执法督察和公众参与。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功夫,既抓宏观又抓微观。微观方面,一个机制就是强化监督,实施常态化的强化监督,并且效果非常好。2017年,通过强化监督,我们发现和交办了3.89万个涉气环境问题,去年发现和交办了5.2万个问题。这些问题整改率很高,达到了99%以上。今年我们继续“照单抓药”,现在看起来效果仍然非常好。正因为抓好微观压力的传导、工作的落实,所以使得顶层设计的一些要求都落地见效。同时,还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尤其是发挥公众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各个方面,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也成为我们很好的帮手。比如我们发现交办的问题里面,有差不多一半都是群众的举报、各个方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这也使得我们工作效率成倍提高。我们借此机会也要感谢包括记者朋友,感谢社会各个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忙支持,才有这么好的效果。
确实正如您刚才讲的,一方面我们取得了成效,我们也有信心,说明现在的方向、路子是对的,但是确确实实现在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仍然还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这个“靠天吃饭”阶段没有变,仍然处在气候敏感型、气象条件敏感型阶段,排放还是太大。如果气象条件好,我们日子就好过,气象条件不好,仍然还会有重污染天气。我们大气攻关中心的专家也做了深入的评估,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大概是多大呢?以年度为单位,一般性的城市大概在正负10%,个别城市正负15%,如果是月度,那就更高,可达正负30%以上。什么概念呢?污染排放恒定不变,其他的条件、其他的因素也不变,就是气象条件变,如果天帮忙,它能够帮你将PM2.5浓度拉低10%,如果天不帮忙,它能够帮你抬高10%。去年帮忙了,压低了10%,今年不帮助,又抬高了10%,前后可以差出20%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有些波动也是正常的。
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讲,我们一方面取得了成效,要有信心,另一方面确确实实任重道远。因此,要打攻坚战,有决心和信心,包括天不帮忙,人就得更加努力。同时,确实还得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恒心,包括有时候看待问题要客观,要有平常心。因为有些工作有它的规律和过程,慢不得也急不得。请大家放心,我们生态环境部作为主责部门,一定继续努力,坚决把蓝天保卫战打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蓝天幸福感,切切实实落实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谢谢。
王毅外长最近在联合国的讲话,是否意味着中国有可能提前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也是共同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政府一直对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视,习主席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因为它是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9月23日,联合国召开了气候行动峰会,王毅国务委员作为习主席的特别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在发言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主张。我领会王毅国务委员的发言,强调就国际社会而言,一定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信念不动摇、力度不降低。应对气候变化要有“三个心”:即要有必胜的决心、行动的恒心、合作的诚心。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要坚持多边主义,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些基本原则。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发展需要和特殊国情。另外,发达国家一定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这是就国际社会而言。
就我国而言,王毅国务委员讲,我们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言必信、行必果,无论国际风云怎么变化,我们应对气候变化保持“三个不变”: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变,二是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不变,三是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治理进程的努力不变。我觉得在王毅国务委员的发言中,把我们的立场和态度讲得非常明确、鲜明。
这些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我刚才给大家报告的,我们非化石能源现在已达到14.3%,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了45.8%,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了45.6亿立方米,这些都是非常可观的。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快,去年一年新增125万辆,这在全球遥遥领先。在减排、碳汇、森林蓄积量等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前不久报道说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后续我们还会把这些工作抓好落实。
这里我必须向大家说明一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取得这样的进展和成效,是非常不容易、不简单的,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得到的。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困难和挑战,并且有些困难和挑战还非常大,我们要实现这些目标非常不容易。当然,我们会继续认真履行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相关义务,如期实现向公约秘书处提交的自主承诺目标。同时,在推进气候变化进程中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我就回答这些,谢谢你。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70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实质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先生、副部长黄润秋先生、副部长翟青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情况。